
- 1. 多美麗呀作詞:王城 作曲:王城
- 2. 抱著作詞:未知 作曲:未知
- 3. 牧馬人作詞:王城 作曲:王城
- 4. 草原三部曲作詞:未知 作曲:未知
- 5. 母親作詞:未知 作曲:未知
- 6. 駱駝作詞:未知 作曲:未知
- 7. 地吼作詞:未知 作曲:未知
- 8. 幻夢作詞:王城 作曲:王城
- 9. 大漠作詞:王城 作曲:王城
- 10. 桑塔路齊亞作詞:未知 作曲:未知
- 11. 遠方的情人作詞:未知 作曲:未知
- 12. 告別作詞:李格悌 作曲:李泰祥
- 13. 馬頭琴作詞:未知 作曲:未知
- 14. 大駱駝作詞:未知 作曲:未知

《專輯完整介紹》
他們是盲人嗎?
他們的心靈是清晰明亮,看的到彩虹的鮮麗美感。
我們的眼睛是明亮煥發,心靈反因五光十色而蒙蔽無光。
從蒙古草原到新疆大漠,從民謠樂風到傳統吟唱;從嘹亮草原到沙漠駝鈴。
這個世界明眼的瞎子太多了,或許你我都是呢!
專輯中有兩首曲子分別是母親與遠方的情人。那個歌聲嘹亮的小女孩是王城在蒙古草原上認識的牧羊女,他無意間聽到牧羊女在放羊時清唱這首歌,真的是餘音繞樑三日不絕於耳,感動之餘隨即央請牧羊女母親的同意將她帶往北京錄音室錄下這首歌,極為珍貴。這幾年的流浪生涯,他看過很多人不快樂,不管快不快樂,他說:『流浪可以選擇的時候,就是一種幸福。』
《專輯發行時間》:2005-03-04
《王城簡介》
王城:臺灣校園民謠的元老級人物,近年來一直在內地遊歷流浪。曾經是臺灣校園民謠時代的風頭人物,與人合唱的《蝸牛與黃鸝鳥》,現在二十歲以上的人大多都會唱出它的旋律。
用一把跟隨了他13年的吉他,加上一副略帶滄桑的嘶啞嗓音,王城的現場演出都會邊彈邊唱,娓娓訴說歌裡歌外的故事。
王城說:我不是明星,我只喜歡聊聊天,唱唱歌。
活神仙:選擇流浪是一種幸福
初見王城,一身布衣布褲,一頂牛皮帽子已有幾處殘破,長髮如枯草般亂蓬蓬地披在腦後,皮膚也因高原地區強烈的紫外線而曬得黝黑,這哪像個歌手,更與明星沾不上邊,怎麼看都是一副雲遊僧人的模樣,寬袍大袖,有點仙氣。
在那個歌詠如飛白衣飄飄的年代,無論是學生、老師、工人,都在努力地投稿、寫歌,王城也是其中一名。
但是20多年過去,當時和他一起出道的臺灣校園民謠元老們,現在有的已是唱片公司的老闆,有的則成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而他,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在內地邊疆流浪。
“選擇流浪是一種幸福。”王城說,他花了一輩子的時間去流浪,但是他和三毛不一樣,他喜歡少數民族的生活,在他們
那兒采風、採集音樂元素,在草原和大漠上,他聽從天氣的指導,與自然相親近。
他說沙漠其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可怕,沙漠很秀氣。
他拿出他在草原的照片,說,你看見這藍天與草原之間白白的一長條,不是天上的雲,而是長長的羊群。
流浪久了,王城已疏離於城市生活。
他常不穿鞋,成天背著一個破破的布包到處行走。
包包裡隨身帶著他的幾樣寶貝:牛皮書、毛筆、一把口琴。
王城的朋友淩峰、順順,都是臺灣的名人,見他整日背著破包在臺灣與內地間遊來蕩去,又不急著掙錢,又不忙於出名,不解,問他:你每天背個包亂跑,包裡裝的都是什麼?王城嘻嘻笑道:一包時間。你們錢多,我時間多。
老頑童:永遠帶著未泯的童心
在流浪路上,王城在自己的牛皮書上寫下不少小詩小句,清新雋永,有點像日本的俳句。
這樣的牛皮書,王城寫了幾十本。
一陣大雨過後,小河胖了,青草都綠了。
誰的風箏,啊,老鷹!…
每一句文字後面,都有一個小故事,是王城途中的真實經歷。
一次在草原,王城看到別人放風箏,而他沒有。
天上正好有老鷹平滑地飛過,他就眯起眼,想像老鷹是自己的風箏,而手上有一根透明的線。
旁邊有個小孩子問他:你在做什麼?
王城笑著說:我在放風箏。
小孩子說:那你的線在哪?
你的風箏又在哪?
王城指指老鷹,說:那就是我的風箏。
【本專輯音樂版權為原作者或唱片出版公司所有】